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0多年来,植物一直处于欧洲的权力、贸易中心。有7种植物——茶、烟草、甘蔗、罂粟、棉花、金鸡纳树、橡胶树,它们是润滑贸易 车轮,从美洲到中国,从印度到巴西,探险 者纷纷登场,演绎历史,惊险故事动人心弦。 1876年,英国人威克姆将橡胶树引入亚洲,特别是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,随后传播到中国。1906年,橡胶树被引入中国云南,并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广泛种植。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橡胶树,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之一。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04年,德宏土司刀安仁从新加坡购买8000株胶苗,带回国种于北纬24度的云南省盈江县新城凤凰山,现仅存一株。 1906年,华侨何麟书从国外引种橡胶到海南岛栽培,创办中国最早的琼安橡胶园。北纬16-20°的海南岛并大面积获得成功,1915年,琼安公司的胶园第一次开割。 1948年,爱国华侨钱仿周等6人在泰国建立“暹华公司”,在版纳建立“暹华橡胶园”(300余亩),现仅存10余棵。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》(1951年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00次政务会议通过)橡胶为重要战略物资,美英帝国主义已对我进行封锁,为保证国防及工业建设的需要,必须争取橡胶自给。中财委于8月2日召开了橡胶会议,对大陆上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福建、四川等地的气温、雨量及其他条件加以研究分析后,认为上述诸省,可以培植橡胶树。因此,特作如下决定: (一)为争取橡胶的迅速自给,对巴西橡胶及印度橡胶应采取大力培植的方针,要求自1952年迄1957年以最大速度在大陆上广东(海南岛除外)、广西、云南、福建、四川等5五个省区共植巴西橡胶及印度榕770万亩(海南岛的任务另定)。 其中广东、广西两省400万亩的巴西橡胶树的培植工作,应于1954年完成,以争取10年后,在大陆上每年可达产胶量10万吨之目标。 兹根据各省的具体情况和可能条件,决定任务如下: 广东:200万亩(包括高雷、粤中、西江、潮汕、兴梅、东江等6个专区,计27县); 广西:300万亩(包括梧郁、钦廉、南宁、龙州、百色等5个专区,37县); 云南:200万亩(包括普洱、蒙自、宝山、丽江等4个专区,30县); 四川:50万亩(包括自万县至宜宾沿长江两岸河谷地区); 福建:20万亩(包括龙岩专区7县)。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中国成立以来,农垦人在云南开展了我国天然橡胶事业的伟大实践,经过60多年艰苦卓绝的工作,在热带北缘(北纬17°~25°)高海拔地区,建成了以西双版纳为中心,种植面积、总产和单产位列全国第一,成为中国最好、最大的天然橡胶基地,在技术和产量上都居世界一流水平。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






